270. 番外三 自始皇起三百年(完)(1 / 2)

朱襄和雪姬回到了咸阳城。

史官后来记载, 长平君和吴国夫人与始皇帝执手垂泪,场面一度非常感人。

实际上也如此。

就是垂泪之后,始皇帝和长安君手板心通红发肿, 跪坐在软垫上, 面对着墙壁思过。

小扶苏呼哧呼哧拖了个小软垫到嬴政和成蟜身边, 小短腿一缩, 也跪坐在软垫上。

嬴政转头“你做什么”

小扶苏道“舅翁刚为我读完孝经。我要孝顺阿父。阿父犯了错,儿子要一起承担错误。”

嬴政还没感动, 成蟜先感动了“好孩子啊。”

嬴政眼眸中闪过一丝怀念, 那一丝怀念很快就变成了沉痛。

梦境中的扶苏也很孝顺, 就是太孝顺了。

“好了,承担完了。”小扶苏从软垫爬下来,拖着软垫呼哧呼哧离开了。

夸赞的话还没说完的成蟜“”

眼中的怀念和沉痛还没有散去的嬴政“”

成蟜嘴角抽搐“扶苏到底是孝顺还是不孝顺”

嬴政没好气道“你和扶苏一同待在舅父舅母身边,你都不知道, 我怎么知道”

成蟜道“扶苏对舅父舅母还是很孝顺的,对你就不知道了, 哎哟。你打我干什么去打你儿子啊”

“咳咳。”在一旁监督的朱襄干咳一声。

兄弟一人立刻垂下头, 继续面壁思过。

这时候, 什么皇帝, 什么皇帝唯一的弟弟都不好使。

朱襄按压着眉头,头疼。

政儿这一手确实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但对外怎么修饰

说长安君谋反是假的, 和皇帝合伙钓鱼还是干脆实话实说, 这个长安君就是皇帝假扮的

显然两者都不能说。

皇帝钓鱼,就是在质疑臣子的忠诚。大臣很容易就想到“烽火戏诸侯”。

君臣之间的信任关系本来就很薄弱,越考验越容易破碎。后世许多历史教训都告诉世人,感情不容考验。当你考验感情的时候, 就证明感情已经出现裂痕。

政儿虽然本心是“考验”六国旧贵,但实际上他把满朝大臣也拉了进去。

朱襄原本以为嬴政是和大臣们一起做的局,这样就不需要解释。

谁知道这个一十七岁还犯浑的年轻皇帝,居然只拉着自己的小团伙做了这件大事。蔺贽、蔡泽和李牧等秦朝重臣只知道六国要叛乱,提前部署了平叛的军队。但他们万万没想到,还有“长安君”逼宫这场戏

这不是胡闹吗

蔺闲和李泊不是一直游离在政儿小团体之外吗这次怎么也跟着政儿乱来

“好了,看你们这表情,面壁思过一点用都没有。”朱襄叹气道,“给你们布置个功课。现在你们是言官,要对皇帝试探六国旧贵和群臣的这件事谏言,至少一万字。”

嬴政和成蟜脸色大变。

朱襄道“只是一个以身犯险不足以写够一万字。好好想想,你做此事究竟最大的错误在哪里。需要我提示吗”

成蟜嘀咕“最大的错误就是烽火戏诸侯,降低帝王的诚信呗。”

朱襄冷笑“既然你们知道,那就是明知故犯”

嬴政“不,我”

朱襄打断道“政儿,你是想说成蟜明知故犯,你不是。你没考虑到这一点,你比成蟜笨”

成蟜立刻扬起了高兴的笑脸。

哎哟,大兄,快承认你比我笨

嬴政进入两难。既不想承认自己明知故犯,也不想承认自己比成蟜笨。

“快去写”朱襄拍桌子,“写完之前,重要的文书我就给你堆在这里,不准看”

嬴政脸色大变“国家大事,岂能如此儿戏”

朱襄道“你要相信你的大臣,就是你几日不处理政务,秦也不会乱。如果你不相信,就熬夜把这一万字写出来,明日就可以处理政务了。”

成蟜乐呵呵道“对,大兄快去。我就可以慢慢来哎别拽我头发”

嬴政拽着成蟜的发髻离开。

小扶苏从门外蹦蹦跳跳进来,手中拿着一个麦芽搅搅糖“咦阿父呢我给他带来了糖”

朱襄道“他去隔壁写功课去了。”

小扶苏道“写功课写功课不准吃糖。舅翁吃吗”

朱襄道“舅翁不吃。”

小扶苏把搅搅糖放进嘴里“那扶苏吃。对了,做功课也不能吃点心。扶苏要去监督阿父”

朱襄忍笑“好,舅翁和你一起去。”

于是朱襄牵着小扶苏突击检查,把嬴政和成蟜两人怀里和屋里藏着的零食全部摸走。

离开时,抱着一堆零食的小扶苏还语重心长道“阿父,叔父,做功课就认真做,不可以偷吃点心和肉干。我还会回来检查的”

朱襄笑道“对”

扶苏雄赳赳气昂昂道“舅翁,我们走”

朱襄看着嬴政和成蟜难看至极的脸色,放声大笑“好”

舅孙一人大摇大摆离开。

成蟜苦着脸对嬴政道“大兄,你有没有换太子的打算”

嬴政冷着脸道“若是有,你大概就要在地上打滚反对了。”

成蟜叹气道“也是。唉,快写吧,免得扶苏又来检查。我不要面子吗”

嬴政黑着脸摊开纸。

现在这个扶苏,和他梦境中的扶苏性格没有一丁点类似的地方,但同样令他心塞。

在朱襄发挥脑海中上下五千年历史经验的引导下,这件事被模糊成了秦始皇确实生病,六国趁机叛乱,并怂恿长安君反叛。

但长安君只是将计就计,实际上是诱使六国旧贵离开咸阳城,以免在咸阳城生乱。

他封闭宫门,直到秦始皇病愈后,才与李牧里应外合解决逼宫内乱。

这件事十分凶险,秦始皇一度命悬一线,仿佛在丝线上行走。

幸亏天命佑秦,危机转变成机遇,秦朝趁此机会一举清除不稳定的六国旧势力。

荀子满脸不信“真的”

朱襄道“当然是真的”

荀子道“我看君上的手心还是肿的。若是真的,你会揍他”

朱襄道“不是我揍的好吧,事实是这样”

果然没瞒过荀子,朱襄只能把真实情况道来。

荀子脸皮狠狠抽搐了几下,咬牙切齿道“那一万字文章给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