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汉水釜鬵鱼 三更合一,216w-21……(1 / 2)

朱襄带着嬴小政与吕不韦、李斯熟悉后, 就将嬴小政丢给了他们,自己与雪姬同乘一车,照顾不习惯长途跋涉的雪姬。

朱襄拍了拍嬴小政的脑袋“你就是他们的领导者了, 政儿努力在路上好好教导他们。”

嬴小政瞥眼“舅父,你在对我委以重任的时候,能不拍着我的脑袋吗”

朱襄长吁短叹“不行, 现在不拍, 再过一两年就不好拍了。政儿, 你为何长这么快你还是三头身小肉团子的模样的时候,仿佛就在昨天。现在舅父都不能让你坐到肩膀上了。”

朱襄满脸怀念,嬴小政并没有怀念。他恼羞成怒地推朱襄“快去陪舅母。”

朱襄被“大力士”嬴小政推走,继续不断叹气“唉, 好。政儿长大了就嫌弃舅父了。别推,我自己走。”

“快走”嬴小政非常不客气道。

朱襄看着嬴小政恼羞成怒的表情, 失笑道“政儿,你脸红了。”

嬴小政咬牙切齿“朕、没、有”

“好,政儿没有。”见真把外甥逗急了,朱襄赶紧住嘴。

逗外甥要见好就收,不然以后就没得逗了。

回到雪姬坐的马车上,朱襄收敛起笑容,神情有些担忧“好些了吗还晕吗”

把自己围在棉被里, 裹得像个团子的雪姬摇头“还好。怎么过来了你该去照顾政儿。”

朱襄道“政儿已经和吕不韦、李斯很熟悉了,韩非也在。他们三人足够照顾政儿。”

雪姬还是担忧“他们三人没照顾过孩子,我怕他们有疏漏。”

朱襄苦笑“政儿也不算普通孩子, 放心。若不是你不同意,担心过给政儿病气,政儿早就来照顾你了。”

雪姬道“照顾我干什么君上让政儿出门是为了见识秦国的风土人情, 他应该多在外面看看。”

“好,是是是,行行行。”朱襄举起双手投降,“我来照顾你,可以吗”

雪姬嘴硬“不可以。我就有点晕而已,没什么问题。你在这里说话,我反而心烦,不如独自睡觉。”

朱襄道“我给你唱催眠曲”

雪姬摇头“你唱的不好听。”

朱襄不满了“怎么可能我师承荀子,如今天下最著名的大儒。我的乐绝对学得很好。”

雪姬捂住耳朵“不听,烦。所以让你别来,嘈杂。”

朱襄“”我被当作噪音了

朱襄道“那你躺下,我给你讲故事。分散一下注意力,说不定你就好受些了。”

雪姬犹豫了一下,想起朱襄以前不忙时讲的那些有趣的故事,点了点头。

朱襄坐到雪姬身边,让雪姬躺在他的腿上,重新整理了一下包裹着雪姬的被子。

马车很大,雪姬个头娇小,足以侧躺在马车上。有棉被作为缓冲,又有朱襄护着,雪姬躺下也不会被颠下座椅。

“今天讲什么故事”

“什么都可以。”

“总有想听的故事吧”

“嗯没有。”

“神仙的故事,还是海外小国的故事或者是传说中大贤的故事”

“神仙的故事。”

“好,那今天我们就讲封神榜。这个故事要从盘古开天辟地说起”

朱襄清了清嗓子,讲的是正统封神演义的设定,不是网络小说“洪荒演义”。

洪荒中加入了后世许多思想,神仙也与现在的不同,比如现在的上帝是东皇太一,也是人类先祖之一,洪荒里把他给妖族了,还从一把手变成了二把手。

这个时代对祭祀的态度非常严肃,他要是这么讲,嬴小政都会跳起来敲他的头。

所以讲封神演义的时候,他都尽力将这个时代被官方祭祀的神灵名字模糊化,比如纣王给女娲庙题诗,就不能说是女娲。

虽说是“正统”,其实也夹杂了许多影视动画小说,只是“设定正统”。有时候想不起来具体情节了,朱襄就闭着眼睛华夏上下五千年中乱找故事胡诌。

比如他想不起西周和商朝那些数量繁多的神灵,就随意把历史中的人名糊弄进去。

朱元璋、朱棣父子二人与西周大将李世民在黄河阵前比拼法宝,刘彻带着卫青和霍去病三英温酒斩吕布胡扯着胡扯着,朱襄自己都不记得自己编到哪去了。

“政儿打了龙王三太子,然后呢”朱襄口若悬河,马车都停了下来。雪姬越听越精神,真的不晕了。

嬴小政从马车门探出个小脑袋“舅父在讲什么有趣的故事舅父你居然背着我讲故事”

朱襄道“是你舅母不让你坐这辆车沾染了病气,不是我。”

“我不管,我要听故事”嬴小政跳进马车,“我怎么了什么龙王三太子”

朱襄干咳了一声,道“传说嬴政乃是镇守钱塘关将军嬴子楚的儿子。”

嬴小政笑得嘴里的牙齿洞洞展露无遗“舅父,我阿父还能当将军”

朱襄道“只是故事而已,别打断我。”

嬴小政道“好,舅父继续说。”

吕不韦、李斯、韩非,以及没有存在感的嬴小政的侍从蒙恬站在马车外,竖着耳朵偷听。

朱襄将哪吒的故事改头换面,按在了嬴小政身上。

最后说到龙王水淹钱塘关,嬴小政要割肉割骨还父母的时候,朱襄感到有点不吉利,便话锋一转,嬴小政的曾大父和大父从天而降,镇压了龙王,然后把嬴小政他阿父揍了一顿,为嬴小政好好的出了一口气。

“原来嬴小政英明神武的舅父朱襄见势不对,赶紧跑到天外之天,请来了正清修的方外大神仙嬴稷和嬴柱救嬴小政。”朱襄洋洋得意道。

雪姬先是捂嘴笑,后来忍不住了,差点笑得从朱襄腿上滚下来。

嬴小政也笑得肚子疼“舅父,原本的故事绝对不是这样,你肯定把别人的故事按到我的身上。”

雪姬道“怎么又出现了天外之天这你之前可没说过。”

朱襄笑道“反正是编故事,怎么编都行。”

雪姬道“那也不能编了后面忘记了前面。良人,你这封神榜可不好听。”

朱襄无奈“好好好,我仔细琢磨琢磨,给你们编一个我记得前面的故事。”

长篇小说真的记不住全部剧情啊,朱襄想了想,只好给他们讲聊斋的小故事。

这次雪姬和嬴小政没有再挑剔了,听得入了神。

当马车重新出发的时候,嬴小政说什么也不肯离开,病气就病气,他就要听故事。

雪姬被他缠得没法,只好同意。

马车外的几人无奈回到了自己的马车上。

“真想继续听下去。”

“其实我觉得之前的故事更有趣。”

“也只有长平君才敢如此编排太子了。”

“是啊,恐怕太子在这里,也会跟着一起笑。”

蒙恬在外面骑马。吕不韦、李斯、韩非三人坐在同一辆马车中,聊着聊着,就从聊故事的内容,变成了诉说对朱襄的羡慕。

特别是吕不韦和李斯,那语气真是酸透了。

还好他们只是羡慕和酸涩,不敢嫉妒。韩非在心里翻了个白眼,道“朱襄公大、大才,理应被人尊敬。不服,你们也编故事让公子、笑一笑。”

李斯不服气道“你就能编故事”

韩非挺直胸膛“我现在不能所以不羡慕”

李斯“我只是羡慕,羡慕而已。”

韩非挺直胸膛“羡慕,不如学习”

吕不韦见李斯和韩非要吵起来,赶紧打圆场“韩非说得对,与其羡慕,不如趁着与长平君同行,向长平君多学习。”

韩非道“没错”

李斯“我又没说不学习。”

韩非拍着李斯的肩膀道“一起学。”

李斯无力“好”

他好想骂韩非,但不敢骂。现在闹起来,被朱襄公听到,会不会误以为自己嫉妒他,品行不端

韩非这人真是不能和我们一起聊,非要做出一副遗世独立的模样吗

李斯暗暗生气,晚上睡觉前都不与韩非说话。

当要入睡的时候,韩非撩开了李斯所住的帐篷,献宝似的将一册书递给李斯“来学习”

李斯“什么”

韩非将灯笼凑上去,翻开自己拿来的画着简易小人图案的书籍,结结巴巴向李斯解释。

听到今日朱襄讲故事,韩非想起荀子曾说过,朱襄给嬴小政启蒙的时候,写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引导嬴小政学习。朱襄到了南秦后,也写了不少关于神仙的故事教化庶民。

韩非不抱希望地询问朱襄身边是否有已经写好的故事书,没想到朱襄还真把自己写过的故事都塞进箱子里带走。

朱襄随身带着这些东西,一是行李不需要他搬运,二是他亲笔写东西太辛苦舍不得丢,三是他认为这些故事可能对教化庶民有用。现在韩非问起,他就随意挑了一本送给韩非看。

韩非认真道“朱襄公说,这叫寓教、寓教于乐。朱襄公亲笔写的书,一起看”

“好。”李斯心情复杂极了。难道韩非没有发觉自己在生气吗还是他不在乎

李斯决定,看完这本书后再厌恶韩非。

有了朱襄路上开的故事会,雪姬的晕车好了不少。

坐上船后,雪姬终于能起身行走了。

她不由叹息“我在咸阳享受了多年富贵,身体娇气了。以前我从邯郸到咸阳,便没有这次难受。”

朱襄道“是我们年纪不比以前了。看看政儿都多大了。”

雪姬点头“也是。政儿长大了,我和你都老了。”

朱襄失笑“我们也不过而立,算什么老我们还很年轻,能活很多年,活到给政儿带孩子绰绰有余。”

雪姬无奈。良人一会儿说我们年龄不比以前,一会儿又说还年轻,什么都被良人说了。

雪姬不理睬胡言乱语的朱襄,拿着鱼竿陪嬴小政钓鱼。

好不容易恢复精神,见到在咸阳城见不到的美丽景色,雪姬可不想待在船舱里。

见雪姬恢复了活力,朱襄松了口气。

雪姬出发前一直担心不习惯坐船,没想到却是坐马车身体不适。

朱襄说“年纪不比以前”是真话。雪姬年轻时吃的苦太多了,虽说在咸阳养得脸色红润不少,但人的身体到了三十岁就开始走下坡路,朱襄担心雪姬吃不消。

早知道,他就让雪姬留在咸阳。

不过看雪姬现在开心的模样,哪怕路上受点罪,她也更想与自己和政儿一同出门吧。

朱襄晃了晃脑袋,琢磨今日如何吃鱼。

子楚说他随老秦王南下的时候,吃鱼都要吃吐了。他可不能吃鱼吃吐。

朱襄看向汉水两岸飞速后退的风光,突然想到,老秦王站在船头,看着大秦瑰丽山河的时候,心情是不是如自己一样畅快。

他呆立了半晌,回船舱取出琴。

雪姬和嬴小政在船尾垂钓,朱襄盘坐在船头,轻轻拨弄琴弦。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顾瞻周道,中心吊兮。

谁能亨鱼溉之釜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桧风匪风,有人解读为被迫东迁的桧国士大夫怀念周朝,但更多人用他表面上的含义,仅仅表达思乡的含义。

朱襄所唱的,也是字面的含义。

他先借此诗回望西方之意,怀念安葬在老秦王;然后“愿为烹鱼”是借子楚说老秦王非要吃鱼的往事,说想为老秦王做鱼;最后希望有人能向已故的老秦王捎去一切安好的消息。

“朱襄公在唱什么”李斯小声问道。

韩非道“思念咸阳”

吕不韦道“可能只是感觉这一首诗很适合现在或许长平君只是取烹鱼之意。”

李斯和韩非都用无语的眼神看着吕不韦,颇有些不想与吕不韦说话的意味。

蒙恬道“说不定真有可能。长平君不是说他行事背后没有那么多深刻含义吗”

李斯和韩非有些不确定了。

难道朱襄公真的是因为今日吃鱼,所以想唱这首诗

朱襄的歌声传到了船尾,雪姬一手握着鱼竿,一手捧着腮,听着朱襄低沉的歌声。

嬴小政回头朝船头看了一眼。

舅父难得认真唱歌,歌声中有怀念,有怅然,是想到了谁吗

朱襄仍旧在唱歌,滔滔江水为他打着拍子,让他低沉的歌声多了一分昂扬。

当年老秦王站在船头的时候,应该就是带着几分昂扬的。

朱襄收起琴,心中郁气一扫而空,乐颠颠地准备烹鱼。

从汉水到长江,这一路雪姬都没有晕船,朱襄彻底将心中巨石放下。

因嬴小政被“刺杀”一事,朱襄此次南下的阵仗有些大。

汉水中游属于汉中郡,郡守都有带兵的权力。秦王柱下发诏令,朱襄走到哪个郡,郡守就要派兵护送。

浩浩荡荡,仿佛秦王出巡。

汉水还未走完,蒙武的大船已经在江边等候。

见到朱襄,蒙武先哭了一场。

他镇守汉水和长江交汇要道,不能回咸阳为先主送行。已经过去这么久,蒙武本来悲伤心情已经缓解不少,见到朱襄从北方而来,他又忍不住想起先主,痛哭起来。

蒙武想起当初秦昭襄王南下时意气风发的模样,怎么也想不到,此次离别,居然是永别。

朱襄重走秦昭襄王人生最后阶段走过的路,本来心情也有些惆怅。听蒙武痛哭,自己也忍不住跟着哭了一场。

嬴小政本来以为自己不会哭。

他虽然在秦昭襄王死前悲伤了一会儿,但他与曾大父的感情并不是很深厚,还被曾大父试探过。

可见到舅父和蒙武抱头痛哭,他不知为何也鼻头一酸,脑海中浮现出曾大父离世前慈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