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节(2 / 2)

策行三国 庄不周 2649 字 14天前

他知道吴国有专门与交州甚至海外做贸易的商船,糖的供应比以前增加了不少,但不可否认,糖依然是稀罕之物,绝非普通百姓能够享用。就算武猛营是孙策近卫营,待遇特殊,每个将士配给一定量的糖也太过匪夷所思。

怪不得吴国的军费开支那么高,原来这么奢侈啊。

蜀军和这样的对手作战,怎么可能有机会?

不知道是喝了糖水,还是心理作用,秦宓跑得更快,一口气冲到椿树岭上,这才停下来,双手撑着膝盖,大口大口的喘气。

他扭头看了一下西面的天空。太阳已经偏西,离山头不远。

但是更让他惊骇的是山上的烽火台正在点起狼烟。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更远处,视线所及近头的一个烽火台上,三道狼烟,直冲云霄,在西斜的落日映照下,尤其刺眼。

大事不好。秦宓暗叫一笑,拖着沉重如铅的双腿,向曹操的将台奔去。

曹操已经看到了狼烟。他脸色煞白,身体颤抖,勉强抓住曹休的手臂,才没有倒下去。

……

徐晃、关羽昼夜兼程,顺水而下,用两天两夜时间赶到鱼复。

他们没有休息,立刻发起进攻。

首选目标是瞿塘峡两岸的蜀军阵地。

正是这些建在峡顶的蜀军阵地挡住了吴军水师前进,居高临下的优势让他们处于不败之地,随便抛下一块石头都有可能砸得吴军坚固的战船沉没,人更是无法抵挡。

但这些阵地有一个致使的弱点,对身后的敌人防御力有限。

当关羽挥舞着青龙偃月刀,迈开大步,冲上山坡时,蜀军惊呆了,根本不知道如何应付,转眼间就被关羽杀得四处奔逃,不少人慌不择路,直接跳下了长江。

徐晃则带着部下冲上了北岸,横扫蜀军防线。

仅仅半夜时间,徐晃、关羽就解决了瞿塘峡的蜀军,麋芳、吕范、张燕随即击鼓而进,通过瞿塘峡,包围了白帝城。

此时,曹真刚刚赶到城中,向曹洪传达了曹操的命令。

听说可以投降,曹洪如释重负,几乎立刻就想下令投降,却被曹真阻止了。

曹真是曹操身边的近臣,又是曹操倚以重任的心腹,他清楚曹操的心思。就算要降,曹操也会坚持到子时以后,为自己留下最后一丝尊严。虽说吴军包围了白帝城,但攻破白帝城却不是几句话的事,白帝城城池坚固,兵精粮足,守上一天不是问题。

曹洪觉得有理。这已经不是胜负的问题,而是面子。在孙策的最后通谍期限内坚守阵地,以后说起来,总还能留点面子,不会让吴国君臣看扁了。

曹洪决定坚守,但形势却不由他说了算。

麋芳被堵在瞿塘峡外数月,吕范、张燕跋山涉水而来,早就憋了一肚子火。要不是担心伤亡过大,有功也难逃陛下责罚,他们早就下令强攻了。如今由徐晃、关羽接应才得以破关而入,他们都觉得很没面子,恨不得立刻拿下白帝城,哪里肯给曹洪留面子。

麋芳用了大半天功夫,在白帝城下架起了几具巨型抛石机,一阵操作猛如虎,数千枚铁丸从天而降,转眼间,白帝城头千疮百孔,尸体横七竖八,血流成河。幸存的人都龟缩在城墙后面瑟瑟发抖,没有人还敢站在城上。

吕范、张燕指挥步卒强行登城,一鼓得手。

曹洪见机快,立刻下令升起准备好的白旗,举城投降。

在举起白旗之前,曹洪命令烽火台发出消息,通报曹操,白帝城失守。

……

曹操看完秦宓带回来的文书,转头看向对面的大树岭,喟然长叹。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孙伯符,你赢了。”

秦宓长出一口气,软软的坐在地上。他是真的累惨了,一句话都不想说。他拿起吴军送他的水壶,将壶里最后一口糖水倒进嘴里,却没有立刻咽下,而是含在嘴里,慢慢地品着,心情说不出的轻松。

他不用再催促曹操。曹操身经百战,比他更清楚将士哗变的危险。离日落还剩下不到一刻钟,吴军很可能已经将抄写好的文书送到阵前,只等着用强弩射上来。

一旦这些文书送到蜀军阵地上,就算曹操想投降,事情也不由他控制了。

对他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抢在吴军射出文书之前主动投降。

曹操转头看看即将落山的夕阳,眯起眼睛,苦笑了片刻,举起手,无力地摇了摇。

传令兵摇动战旗,鼓手敲响战鼓,发出停止交战,就地投降的命令。

蜀国的大纛和曹操的将旗缓缓降下,在山风中缓缓飘动。低沉的战鼓中传遍山谷,如同挽歌。

近万正在血战的蜀军将士愕然回望,见中军降下战旗,下令投降,都愣住了。

吴军则士气高涨,战鼓齐鸣,惊天动地,将蜀军最后一丝士气彻底压垮。各部趁势突进,娄圭冲得最快,奔上山坡,手中长刀直指将台上的曹操,放声大笑。

“孟德,别来无恙!”

曹操下了将台,缓缓来到娄圭面前,苦笑着拱拱手,奉上战刀。“子伯兄,南阳一别,想不到十年之后,我们会这样见面,真是惭愧。”

娄圭大笑,笑声中充满快意。在江陵苦熬多年,他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不过他心里也清楚,能够第一个杀透蜀军阵地,冲到曹操的面前,这是曹操留给他这个老朋友的机会。论实力,他的部下不仅不能和朱桓、纪灵麾下的中军相比,更不能和武猛、武卫营相比。

“孟德,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当年若是直接降了,哪会走到这步田地。”

曹操苦笑不语。事到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

孙策在帐中安坐,面带微笑。